大家好,我是樹剌子。我有大名,生物學家叫我刺蛾,不過我現在還是幼蟲。我身上布滿枝狀或針狀刺毛,刺毛基部連接毒腺,內含刺激性毒素(蟻酸及蛋白質類物質)。所以當你不小心觸碰到我的身體,我的刺毛會脫落,接觸皮膚后會引起紅腫、灼痛和瘙癢,嚴重時可能導致過敏反應。所以大家又給我取了個接地氣的名字:“樹剌子”、“洋辣子”或“癢辣子”。
我身體不大,體長通常為2-3厘米,呈短粗的圓柱形,體節分明。
我有很多兄弟姐妹,刺蛾家族非常龐大。體色因種類不同差異較大,因此綠色、黃綠色或褐色,甚至是有鮮艷的斑紋(如黃、黑或紅色條紋),都是我家人。我們經常會在背部中央長出來眼狀斑紋,和鮮艷的顏色一樣,這些都是用于迷惑天敵的。當我們遇到危險時,身體會卷曲成球狀,暴露毒刺以自衛。
不過當我換個模樣你們可能就不認識我了,比如下圖:
飼養異寵的朋友們一定不陌生,坦克蟲,很多地方也稱為“洋剌罐”。除了可以給異寵作為美味的輔食,經過簡單的烹飪也可以作為你們的零食。這是我們刺蛾的幼蟲化成蛹的狀態,味道鮮美可口,所以也有很多兄弟姐妹是被你們人類飼養出來以滿足需要的.......
下一步就進入到我蟲生的終極形態——成蟲。經歷了蠕動的幼年,蛹中的沉寂,我們迎來了自由的天空,毛茸茸的身體是我們的鮮明特征,兄弟姐妹們有著各種顏色的翅膀,唯一不變的就是肩膀上的棕色板塊。
所以,你好,我是“洋剌子”,也是坦克蟲。我的學名叫刺蛾。
*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 李今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