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免费av|成人无码在线网站|色综合伊人久久|粉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首 頁 單位簡介 工作動態 機構組成 黨群工作 科研發展 防病知識 政務公開
  
 
   您當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工作動態 >> 健康提示
【知識】2025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系列科普知識——窒息性氣體中毒的三級預防
2025-05-06 08:10  來源:職業健康所

  窒息性氣體是指被機體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給、攝取、運輸和利用發生障礙,使全身組織細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導致組織細胞缺氧窒息的一類有害氣體的總稱。

  窒息性氣體的分類

  1. 化學性窒息性氣體:是指能影響血液氧的攜帶輸送或損害組織對氧利用的氣體,如一氧化碳、硫化氫、氰化氫等。化學窒息性氣體又可以再細分為:血液窒息性氣體和細胞窒息性氣體。血液窒息性氣體是由于此類氣體可阻礙血紅蛋白與氧結合,或影響血紅蛋白向組織釋放氧,影響血液氧的運輸,從而導致機體缺氧窒息。細胞窒息性氣體主要是抑制細胞內的呼吸酶,從而阻礙細胞對氧的攝取和利用,導致生物氧化不能進行,從而使機體發生細胞“內窒息”。

  2. 單純性窒息性氣體:是指能引起組織供氧不足發生窒息的無毒微毒氣體和惰性氣體。在高濃度下使空氣氧分壓降低,致使機體動脈血血紅蛋白氧飽和度和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導致組織供氧不足,引起缺氧,如氮、甲烷、二氧化碳等。

圖片

  窒息性氣體中毒臨床表現

  1. 缺氧癥狀  缺氧是窒息性氣體的共同致病環節,是窒息性氣體中毒的共同表現。但不同種類的窒息性氣體,因其獨特毒性的干擾或掩蓋,缺氧的臨床表現并非完全相同。

  2. 腦水腫  主要是顱壓增高的表現,但早期顱內壓增高往往不明顯。此外,窒息性氣體會損傷呼吸道,引起中毒性肺水腫,發生急性反應性喉痙攣和反應性延髓呼吸中樞麻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時面頰部呈櫻桃紅色,色澤鮮艷而無明顯青紫。急性氰化物中毒表現為無發紺性缺氧及末梢性呼吸困難,缺氧性心肌損害和肺水腫

  窒息性氣體中毒的預防指南

  • 一級預防:消除根源,阻斷毒物接觸

  1. 無毒替代:按照“無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的原則,禁止使用“三無”化學品。

  2. 密閉化生產:存在窒息性氣體的設備和管道采取有效的密閉措施,定期檢修生產設備,防止“跑、冒、滴、漏”。

  3. 通風排毒:可能發生氣體泄漏或逸散的工作場所,應設置通風排毒裝置,加強通風,工作場所設置窒息性氣體濃度、氧含量等檢測儀,實時監控濃度。

  4. 職業衛生管理: 建立窒息性氣體相關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及制度,嚴格遵守有限空間作業流程,并制定相關應急救援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5. 個體防護:用人單位為勞動者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包括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安全繩等,并配備應急救援設施及通信設備等。

  6. 職業健康教育:用人單位開展職業衛生相關法律法規和職業衛生知識的培訓,使勞動者熟悉窒息性氣體的危害、預防措施及應急救援知識等。

圖片
  • 二級預防:早發現早干預

  1. 職業健康檢查:定期為勞動者開展職業健康檢查,如發現存在窒息性氣體中毒的癥狀,應及時調離原崗位,給予早期治療。

  2. 職業衛生檢測:做好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檢測,依據職業衛生標準規范對作業場所窒息性氣體濃度定期開展檢測。

  • 三級預防:科學救治

  1. 應急救援:一旦發生窒息性氣體中毒,救援人員到達中毒現場后,先對中毒事件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并開展現場毒物濃度檢測,確認中毒事件,進行救援時要確保自身的安全,做好防護。

  2. 現場急救:立即將中毒人員脫離現場,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對中毒人員進行初步急救,如人工呼吸和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根據中毒氣體的類型和中毒程度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及時糾正腦缺氧和積極防治腦水腫,是治療窒息性氣體中毒的關鍵。

圖片

  參考文獻

  [1] 曾強.職業病三級預防理論與實踐[M].人民衛生出版社:202207.1154.

  [2] 袁媛,何仟,王丹,等.2004—2021年我國急性職業中毒報告事件特征分析[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23,41(01):37-42.

  *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職業健康所 唐慧晶  劉保峰

相關信息

幫助信息 | 隱私安全 | 網站地圖 | 版權與免責聲明
地址:天津市河東區華越道6號   電話:022-24333453   郵編:300011
津ICP備11005889號-4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385號  網站技術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務服務熱線: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