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氫(H2S)氣體是一種易燃且具有強烈臭味的窒息性氣體,比空氣密度稍大,較少直接作為原料使用,一般來自生活或者工業生產中的廢氣。H2S氣體毒性非常強,是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第二大殺手,H2S氣體中毒常發生在密閉作業環境中。1992—2015年我國H2S中毒事故總起數和死亡人數呈明顯增長趨勢,2005—2017年事故總起數和死亡人數呈下降趨勢;H2S中毒事故中一般事故占45.82%,較大事故占53.45%;5~8月是事故的高發月份;浙江、山東、上海、江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是事故多發區;事故發生主要集中在制造業行業,占事故總數的59%;29.8%的事故因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導致,15.6%的事故因教育培訓不夠、缺乏安全操作知識導致。
什么是硫化氫中毒?
H2S氣體接觸導致的窒息性氣體中毒稱為H2S中毒。接觸低濃度H2S后,可出現結膜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高濃度時引起頭暈、心悸、譫妄、躁動、抽搐并進入昏迷狀態,最后發生呼吸麻痹;也有發生中毒性細支氣管炎和肺水腫者;嚴重時發生“電擊樣”中毒而死亡。
硫化氫主要接觸作業有哪些?
H2S中毒多由于含有H2S介質的設備損壞,輸送含有H2S介質的管道和閥門漏氣,違反操作規程、生產故障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H2S大量生成或逸出,含H2S的廢氣、廢液排放不當,無適當個人防護情況下疏通下水道、糞池、污水池等密閉空間作業,H2S中毒事故時盲目施救等所致。接觸H2S較多的行業有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業,煤化工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煤礦采選業,化學肥料制造業,有色金屬采選業,有機化工原料制造業,皮革、皮毛及其制品業,污水處理(化糞池),食品制造業(腌制業、釀酒業),漁業,城建環衛等。
硫化氫中毒臨床表現
1.輕度中毒出現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眼脹痛、畏光、流淚等癥狀。
2.中度中毒會出現咳嗽、胸悶、視物模糊、眼結膜水腫及角膜潰瘍;有明顯頭痛、頭暈等癥狀。
3.重度患者臨床表現為深度昏迷,并伴隨著呼吸急促,心率不穩的現象,同時還存在肺部積水的現象,陣發痙攣現象也會出現。
4.接觸極高濃度硫化氫,可在數秒內突然倒下,呼吸停止,發生所謂的“電擊樣”死亡。
硫化氫中毒的三級預防指南
硫化氫中毒的一級預防
1.職業衛生管理 從防護設施角度,要求新建、改建、擴建涉及H2S氣體危害的作業裝置要與主體建筑同時施工、同時建成、同時使用,同時盡量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與控制系統、監測與防護報警設備,進一步降低H2S氣體能夠造成的危害。
定期檢修生產設備,防止“跑、冒、滴、漏”。做好作業環境監測,設置毒物超標自動報警器和警示標識。應對萬一出現的險情,作業單位除落實應急救援人員外,還必須配備相應的急救器材,以縮短救援時間,提高救援效果。可能發生H2S大量泄漏或逸散的室內工作場所,應設置事故通風裝置與事故排風系統。H2S工作場所入口醒目位置設置H2S職業病危害告知卡,可能泄漏H2S的位置設置“禁止入內”“注意防護”和“當心中毒”的警告標識和紅色警示線。
2.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改進和革新 從工藝革新方面,減少H2S氣體產生;對設備和管道采取密閉措施,盡量減少H2S逸散。
3.個體防護措施 勞動者進入存在H2S的工作場所,應事先充分通風排毒,攜帶個人防護用品、便攜式H2S檢測報警儀、照明設備及通訊設備,在事故搶險或故障搶修時,應佩戴好防毒面具。此外,進入可疑作業場所前,應用檢測H2S濃度、對場所進行通風,確保安全方可進入。
4.職業健康教育 企業應為作業工人提供H2S中毒預防、自救、互救相關知識的教育和技能培訓,讓作業者具備自我防護的基本知識,并且了解H2S氣體的嚴重危害,增強工人自我保護的意識,具備相關技能。
5.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 重視對作業者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篩選出存在H2S氣體職業禁忌證(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伴肺功能損害的呼吸系統疾病和器質性心臟病等)的員工,重新安排不接觸H2S氣體的工作崗位,從源頭上隔絕H2S氣體與易感從業者的接觸。
硫化氫中毒的二級預防
1.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檢測 對工作場所空氣中H2S進行定期檢測,依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 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19)工作場所空氣中H2S的MAC為10mg/m3,如果超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切實保護工人的健康權益。
2.職業健康檢查 對勞動者進行崗中及離崗職業健康檢查,及時發現職業病或職業禁忌證,接觸者離崗時應當接受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突發狀況下,應進行應急健康檢查。
3.職業病的診斷與鑒定 依據《職業性急性硫化氫中毒診斷標準》(GBZ 31—2002),根據短期內吸入較大量H2S的職業接觸史,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參考現場職業衛生學調查,綜合分析,并排除其他類似表現的疾病,方可診斷。
4. 應急救援處置 發生突發中毒事件,救援人員到達中毒現場后,應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況,調查中毒患者及相關人員情況、事件發生的經過等?,F場檢測方法推薦使用檢氣管法或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儀并如實記錄。按照《突發中毒事件衛生應急處置人員防護導則》(WS/T 680—2020)要求,結合現場調查及監測的結果,確定衛生應急處置人員的防護等級,現場分為熱區、溫區和冷區,救援人員進行現場救援時首先要確保自身的安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現場醫療救援首要措施是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松開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密切觀察意識狀態。當出現大批中毒患者時,優先處理紅標患者。中毒患者經現場急救處理后,應快速轉運至醫院進行治療。
硫化氫中毒的三級預防
1. 治療原則和方法 H2S氣體毒性較強,處理原則更要注意現場急救和及時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脫離中毒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對癥搶救,有條件者吸氧,嚴密觀察,注意病情變化。及時給氧,對中度、重度中毒患者,特別是昏迷者,應盡早給予高壓氧療,糾正腦及重要器官缺氧。對呼吸、心臟停搏者,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做人工呼吸,吸氧,注射強心劑和興奮劑,待呼吸、心跳恢復后,盡快高壓氧療。眼部受損害者,用自來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 min,應用抗生素眼膏,可起到預防感染、潤滑、隔離瞼、球結膜和角膜防止粘連。
?。?)對癥治療:積極防治腦水腫和肺水腫,宜早期、足量、短程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也可給予脫水劑、利尿劑合劑等治療。最近的研究發現靜脈注射大劑量亞甲藍在急性重度硫化氫氣體中毒臨床應用中有良好的效果,與對照組相比治愈率大大提高。也有研究表明,急性H2S中毒治療過程中,使用大劑量甲潑尼松龍、烏司他丁聯合治療可縮短休克時間,改善氧合及降低病死率。
?。?)并發癥治療:嚴密監護,抗生素預防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給予營養支持藥物,防治休克,保護腦、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
2. 康復措施 輕度、重度中毒患者經治愈后可恢復原工作,重度中毒者經治療恢復后應調離原工作崗位。對神經系統損害恢復不全的患者,則應安排治療和休息。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者,按《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 16180—2014)處理。
參考文獻
[1]曾強.職業病三級預防理論與實踐[M].人民衛生出版社:202207.1154.
[2]王曉利.一起硫化氫中毒事故的調查分析[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20,46(05):439-440.
*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職業健康所 劉保峰 李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