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免费av|成人无码在线网站|色综合伊人久久|粉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首 頁 單位簡介 工作動態 機構組成 黨群工作 科研發展 防病知識 政務公開
  
 
   您當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機構組成 >> 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 >> 健康知識
正確認識鉤體病,科學防范記心中
2024-12-06 20:03  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什么是鉤端螺旋體病?它是否具有傳染性?在人群中流行情況如何?得了鉤端螺旋體病怎么辦?這些問題都是大家關心的。讓我們一起科學地認識鉤端螺旋體病,并學習如何預防它。

  1、什么是鉤端螺旋體病?當前流行情況如何?

  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病,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是我國法定報告乙類傳染病。

  歷史上我國大部分省份有鉤體病的發生記錄。鉤體病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區,如浙江、廣東、四川、湖南、福建、安徽等。近十年來,我國鉤體病處于較低發病水平,年發病率基本維持在0.05/10萬以下,以散發為主。該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在我國流行的季節性明顯,主要集中在夏秋季。

  2、鉤體病是怎樣傳播的呢?

  人類接觸了攜帶鉤體的動物,或接觸攜帶鉤體動物尿液污染的疫水、土壤、食物后,鉤體通過健康或破損的皮膚或粘膜進入人體內,引起感染。

  3、哪些動物會傳播鉤體病?

  鉤體病宿主動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我國已從67種動物中分離到鉤體,其中與人類關系密切的主要宿主動物包括黑線姬鼠、黃胸鼠等鼠類和豬、犬等家畜,它們可通過尿液長期排菌污染環境,成為該病的主要傳染源。

  4、哪類人群容易感染鉤體病呢?

  人群普遍易感,發病風險與接觸鉤體的機會有關。在鉤體病疫源地與動物密切接觸,或與帶菌動物尿液污染的水、土壤等環境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均有患鉤體病的可能,主要以農牧業從業者、水上運動員、戶外探險者、抗洪搶險人員為主。鉤體病人際傳播的報道較少見。

  5、鉤體病嚴重嗎?有哪些臨床表現?

  鉤體病潛伏期一般為7-14天,臨床表現輕重不一,早期臨床表現包括畏寒、發熱、頭痛、乏力、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肌肉疼痛特別是腓腸肌觸痛,有的病例可出現嘔吐、腹瀉、皮疹、鼻出血等癥狀。部分患者若治療不及時可出現咯血、肺出血、黃疸、皮膚粘膜廣泛性出血、低血壓、休克、腎功能衰竭、腦膜腦炎癥狀,病情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根據臨床表現鉤體病可分為流感傷寒型、肺出血及肺彌漫性出血型、黃疸出血型、腎型及腦膜腦炎型五個型別。另有少數患者,在急性期退熱后再次出現一些臨床癥狀或者器官損害表現,稱為后發癥,常見的有后發熱、以葡萄膜炎為主的眼后發癥、變態反應性腦膜炎、閉塞性腦動脈炎等。

  6、得了鉤體病能治好嗎?

  鉤體病目前已有有效的治療措施,建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經過及時、科學的治療,絕大多數鉤體病患者預后良好。同時,鉤體病的治療過程中須警惕赫氏反應的發生,多見于青霉素治療后出現的病情加重現象,表現為突然出現寒戰、高熱、頭痛、身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癥狀加重,部分患者出現體溫驟降、四肢厥冷,一般持續時間為30分鐘到60分鐘,可誘發肺彌漫性出血。

  7、鉤體病有疫苗嗎?如何接種呢?

  鉤體病是疫苗可預防疾病,我國已自主研發鉤體疫苗,安全性和保護性良好。目前,我國不安排鉤體疫苗的常規接種,發生鉤體病疫情或發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體病暴發流行時,對重點人群進行鉤體疫苗應急接種。

  8、如何預防鉤體病呢?

  鉤體病的防控要做好防鼠、滅鼠工作,加強帶菌家畜的管理,改放養為圈養,防止家畜帶菌排泄物污染外界環境,對疑有鉤體病的家畜進行隔離和治療。

  結合農田基本建設改造疫源地,減少鼠類棲息場所,水稻收割前開溝排水,減少積水,或通過施用草木灰、石灰氮等肥料改善田水和土壤的pH值,或放干田水曬田等均可減少鉤體感染。

  對于屠宰場、肉類加工及家畜飼養場所,做好環境衛生、消毒工作。

  在疫區開展鉤體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避免接觸疫水,建議疫區高危暴露人群開展工作時佩戴手套、穿防護靴,做好個人防護。

  鉤體病流行嚴重地區,參加水稻收割的農民以及參加抗洪搶險人員,必要時提前1個月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或采取預防服藥如口服強力霉素。

相關信息

幫助信息 | 隱私安全 | 網站地圖 | 版權與免責聲明
地址:天津市河東區華越道6號   電話:022-24333453   郵編:300011
津ICP備11005889號-4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385號  網站技術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務服務熱線:12345